|
【世界】“海上马车夫”将中国瓷运往世界 |
【shijie】2015-8-18发表: “海上马车夫”将中国瓷运往世界 12世纪晚期,逐水而居的荷兰人乘着由挖空的原木做成的船从阿姆斯特尔河顺流而下,并在河周围的沼泽湿地之外修建了堤坝,在河边建成了一个小渔村,并称之为阿姆斯特丹。17世纪,成千上万艘商船从阿姆斯 “海上马车夫”将中国瓷运往世界12世纪晚期,逐水而居的荷兰人乘着由挖空的原木做成的船从阿姆斯特尔河顺流而下,并在河周围的沼泽湿地之外修建了堤坝,在河边建成了一个小渔村,并称之为阿姆斯特丹。 17世纪,成千上万艘商船从阿姆斯特丹开往波罗的海、北美洲和非洲,以及今天的印尼、印度、斯里兰卡和巴西,由此构建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基础。阿姆斯特丹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中心,而荷兰也在大航海时代被称为海上马车夫,将大量中国丝绸和瓷器运回欧洲。 ■至死未动用船上所载货物 阿姆斯特丹,荷兰最大城市。从一个小渔村到历史上一度成为世界金融和钻石中心,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涌现出无数试图征服海洋的英雄人物,他们被铭记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丰碑中,甚至有些海域以这些英雄的名字命名。 在挪威与俄罗斯的北方,有一片以荷兰中世纪航海家名字命名的海域——巴伦支海。名字由来为在海域病逝的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 1596年5月,在阿姆斯特丹商人们的帮助下,威廉·巴伦支指挥着三艘船又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三次探险,这次他设想通过北极前往东亚。然而不幸的是,巴伦支的船被浮冰撞毁,他和水手们被困在新地岛,成为第一批在北极越冬的欧洲人。 1597年6月,威廉·巴伦支等十几名幸存者通过了一段冰海,在新地岛南端遇到了俄罗斯人,幸运地获救。威廉·巴伦支在返回荷兰的航程中去世。 值得称道的是,在新地岛上长达八九个月艰难的日子里,威廉·巴伦支和他的船员们靠燃烧甲板来使自身在严寒下保持体温,并以打猎维生。在这过程中很多船员献出了生命。然而,他们至死都没有动用船上所载的货物,哪怕其中有可以救命的食物和药材。 而这就是17世纪荷兰人普遍尊崇的经商理念。在整个世纪,荷兰商人们对利益的趋之若鹜令他们拥有的船只超过1.5万艘,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因此有“海上马车夫”的称号。 当时,在阿姆斯特丹的港口,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贩运着世界各地的商品,有来自中国的瓷器、丝绸,美洲的皮货,欧洲的手工业品,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中心。 ■5000万件中国瓷从这中转 公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因不明瓷器产地,欧洲人把这种瓷器命名为 “克拉克瓷”。上世纪80年代中期,阿姆斯特丹举行题为“晚到了400年的中国瓷器来了”的大型拍卖会,拍卖品均是从16世纪至17世纪沉船中打捞出来的中国瓷器,其中不乏被称为“克拉克瓷”的青花瓷器。 这些“克拉克瓷”的原产地为福建漳州。当时的漳州山城平和县,窑场密布,窑炉林立,一幅十里窑烟的繁荣景象。遍布山头的窑工们在练泥、制坯、绘画、上釉、装烧……由于需求量大,窑工们日夜操作,永不熄灭的窑火映红了半个平和县。一批批精美且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青花瓷、五彩瓷、素三彩瓷源源不断地出炉、装船,顺着花山溪一天航程到达漳州月港出海口,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被运往阿姆斯特丹。 据悉,在17、18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运回荷兰的最大宗商品之一便是中国的瓷器,两个世纪内的总量超过5000万件,阿姆斯特丹更是当时中国瓷器的欧洲贸易中心。 世界shijie相关"“海上马车夫”将中国瓷运往世界"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世界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世界shijie的支持,对于“海上马车夫”将中国瓷运往世界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瓷砖相关 世界名牌 世界瓷砖论坛 世界品牌实验室 世界陶瓷行业 世界瓷砖 世界瓷砖生产 ,本资讯的关键词:世界丝绸之路阿姆斯特丹海上国瓷 (【shijie】更新:2015/8/18 17:4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