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中国瓷器曾经征服世界 |
【shijie】2014-1-21发表: 中国瓷器曾经征服世界 在过去的印象里,可能因为“丝绸之路”的名声太响,我们常常忘记了陶瓷在中外贸易中的存在。而事实上,尤其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后来居上,乃至超越丝绸,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但外销瓷长期不受重视,研究 中国瓷器曾经征服世界在过去的印象里,可能因为“丝绸之路”的名声太响,我们常常忘记了陶瓷在中外贸易中的存在。而事实上,尤其到了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后来居上,乃至超越丝绸,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但外销瓷长期不受重视,研究也极度缺乏。余春明教授所著《中国名片》是国内罕有的高质量外销瓷研究专著,也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中国瓷器精美绝伦,散发着不可言喻的光芒,使得欧美上流阶层为之着迷。正如法国文学家保尔柯·罗戴尔在《病人的梦》中所写到的:“中国的瓷器是一种更幽谧的妙品,与我们在自然界看到的东西无任何相像之处……”中国瓷器成为欧美上流阶层身份的象征,成为他们竞相追逐的风尚,引领欧美潮流,征服了全世界。又由于运输不易,到达欧洲的数量稀少,中国瓷器的价格非常昂贵,这其中的贸易利润之巨,令人咋舌。当时一个普通的英国人,一年的生活费只要5英镑,但船长的平均年薪120英镑,加上载客及夹带私货(公司允许船长买卖占公司贸易的10%以内的货物),一次贸易可赚到上万英镑。也因此,各国瓷器贸易都由专门的东印度公司管理。这就涉及各国对外贸易及东印度公司的研究,如其历史、成员、规章制度、管理、订购与拍卖程序,等等。这之中,英国东印度公司管理是最严格的,有整套的规章制度,因之保存了丰富的资料,而荷兰东印度公司则比较散漫,管理松懈,也由此日渐落后于英国公司,终于瓦解。 中国外销瓷在东西方贸易中成为“中国的名片”,成为中国的象征、代名词,这名片不仅镌刻着中国特色,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西方的烙印,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和载体。这之中最突出的是纹章瓷。纹章是专属于某个人、家族和团体的标志,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从中世纪起就有了纹章体系,直到现在各国还设有专门的纹章管理机构,纹章学甚至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欧美的上流阶层在订购瓷器时,要求样式中有体现个人、家族特色的纹章,相当于专属标志logo。通过这些纹章瓷,我们能知道瓷器所有者的国家、家族、身份、地位、婚姻状况、爵位等等信息,能够进行比较精确的断代,甚至能精确到具体年份,可以与国内同时期的瓷器相互印证。“中国的外销瓷给欧洲纹章的记录提供了一个特别的机会和载体,而纹章又给中国的瓷器贸易提供了一个反映社会文化及贸易变化的记录,以及中国瓷器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风格特征的断代依据。”有意思的是,这些纹章纹饰虽然订购者已经提供了样稿,但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误读,中国工匠仍依照自己的理解而有意无意地画错,成为中西文化比较的生动案例。如有一个家族纹章中鳟鱼是蓝色的,中国的画家将其改为红色,欧洲订购者所加的英文标识被原样画到瓷器上,造成标识与实际颜色相悖的现象。 纹章并非瓷器的全部,其他纹饰同样显现出中西文化的交融。样式上,从万历年间开始,外销瓷出现了西方构图风格和图案结构,如克拉克瓷样式。此后由于中国海禁,外销瓷转向日本,从而出现日本风格的伊万里样式等。这些样式是西方的构图,纹饰则是中西结合的,如康熙西方人物乐队青花瓷盘,中间是来自西方版画,而克拉克样式的八个开光则都是中国的山水纹饰。这件青花瓷虽然是依照西方光影和透视画法的绘画作品画出来,但中国画工仍将西方人画得像东方人,明暗阴影和人体结构明显脱节,显示出东西方绘画的差异。这还只是外销瓷中符号与内容的冰山一角,外销瓷纹饰中所含的历史、宗教与文学、人物、山水花鸟与建筑景观等内容非常丰富,从各个侧面见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可以说,每一个外销瓷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这故事不仅是个人、家族的,也是国家之间,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属于全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 外销瓷的鉴定与收藏也是一门学问。作者孜孜不倦,专注于外销瓷收藏十几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都在书中坦诚告以读者。这些经验都来自切身实践,看似琐细,实则都是心得之谈。从行文能看出作者的为人,其对于文物的敬畏的态度,对于热爱的事业的专注,待人的诚恳实在,都令人赞叹。书中所记请友人观瓷一节尤令人印象深刻。有一次,作者请朋友看一件很贵重的瓷器,她手上戴着戒指,在转动盘子时,听见“咔咔”的声音,作者觉得像在割自己的肉一样心疼。我想,只有痴迷于此的人才能有这样的感觉。 瓷砖相关 世界名牌世界瓷砖论坛世界品牌实验室世界陶瓷行业世界瓷砖世界瓷砖生产,本资讯的关键词:世界中国瓷器 (【shijie】更新:2014/1/21 23:02:00)
|